求職類型:全職
普通話程度:標準
身份證:3408**************
計算機能力:優秀
國籍:中國
身高/體重:172 CM / 57 KG
民族:漢族
語言類別一:英語 (一般)
政治面貌:群眾
現有職稱:中級
* 工作十年,兩任公司,個性穩定;
* 一直從事汽車橡膠減震類的產品開發工作;
* 熟悉減震類產品生產工藝過程;
2016-09/至今 河南恒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年8個月]
工作職責:
負責公司的CAE團隊建立,外部人才引進、內部人員培訓,梯隊建設。
編制懸置系統分析設計匹配標準、懸置結構設計規范、懸置金屬支架及橡膠結構的分析方法。
分析評估動力總成懸置系統位置布置、選型及結構的合理性、并設計優化方案。
結合設計方案使用CATIA 設計懸置結構,并且分析優化。
設計及分析Top-Mount 、底盤襯套及其他(緩沖塊、彈簧墊、副車架限位襯套)橡膠減震零件。
組織項目開發階段的評審工作。
負責公司對外業務承接時與客戶的術交流工作,處理項目前期開發過程中的問題。
短纖類各向異性材料(玻纖類材料)強度及耐久分析方法探索。
長纖類各項異性材料(碳纖類材料)強度及耐久分析方法探索。
懸置支架耐久性能加載路譜信號分析方法探索。
原始路譜,時域信號等效 Block-Cycle 轉換方法研究。
工作業績:
建立完整CAE團隊、人員配備齊全、已正常運轉5年。
完成各類設計規范及標準文件的編寫,共計30余份
主導完成四十多款車型的懸置設計方案及分析工作;如:比亞迪 秦Plus EV、E1、E2、海豚;北汽藍谷 EC系列、 極狐(N61AB)
獨立設計、分析十多款減震器Top-Mount項目,(主要客戶為BYD 和 TENNECO)
獨立完成二十多種底盤襯套項目的結構設計及CAE分析工作。
2014-09/2016-09 亞新科噪聲與振動技術(安徽)有限公司[2年]
工作職責:
部門日常管理、資源協調、薪酬獎金分配等管理工作。
部門內部員工培訓、部門人員梯隊建設。
對接項目部門,組織參與評審項目開發設計階段的前期設計問題。
組織及主導編寫懸置橡膠結構、懸置支架結構的分析規范。
懸置、襯套、上支撐等零件的日常FEA分析工作。
工作業績:
CAE部被公司評為2015年度優秀部門。
完成五份懸置橡膠結構分析、金屬支架分析規范的編寫。
使用Python 對 Abaqus 進行二次開發,實現了對懸置支架28工況強度分析的批處理工作,自動提交,無人值守,提高工作效率。
2011-06/2014-09 亞新科噪聲與振動技術(安徽)有限公司[3年3個月]
主要工作職能
1.優化產品結構,滿足性能要求;
2.對汽車懸置橡膠結構的設計,滿足剛度要求;
3.輔助前期產品設計,對產品耐久等結構性能分析
其中包括神龍汽車、五菱、長安鈴木、等項目的發動機懸置支架設計分析及橡膠結構設計
比亞迪某款新能能源車型路試后懸置異常處理[2020-07/2020-10]
該車型為比亞迪純電新能源車型,由于后懸置橫梁安裝點邊界位置限制,在設計后懸置支架時,考慮到成型及成本原因,造成設計缺陷導致后期路試支架開裂。
分析支架開裂原因,通過有限元分析復合,支架強度滿足設計要求,且強度富裕大,確定支架非強度不足導致路試開裂。后期再通過支架疲勞分析,發現疲勞應力位置與路試開裂位置一致,考慮到是產品在成型時已存在成型殘余應力,進一步導致支架疲勞耐久壽命降低。通過優化結構,將一次成型結構改為焊接組成,提高耐久壽命。
通過有限元分析結合試驗數據,優化結構。再對比分析優化前后的疲勞壽命,產品壽命提高700%。再次搭載路試,結果完整通過,沒有出現開裂或變形現象。成功解決問題
北汽新能源某車型懸置結構輕量化設計[2017-07/2018-05]
該項目車型當時已經量產,客戶提出能否在懸置上采用新材料新結構的方式對懸置支架做出輕量化優化。
組建項目小組,擔任負責人。調研新材料在動力總成懸置支架中的應用,聯系材料供應商咨詢材料性能。針對新材料設計懸置支架結構,與項目小組成員一同完成新結構設計后的成形模流分析,結構強度分析,試制生產,DVP實驗,跟蹤客戶路試結果,直至項目關閉
選用GF PA66 材料設計懸置支架結構,完成共計7輪迭代后的結構方案。路試一次通過,懸置支架與橡膠部分均無異常,客戶滿意度高。最終直接切換為該方案為供貨狀態。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大專[2008-09/2012-06]
專業:模具設計與制造
類別:機械工程類
汽車懸置結構設計、支架優化分析、汽車懸置結構布置及能量解耦分析;</br>汽車襯套結構設計及分析;</br>動力吸震器設計及分析;</br>軟件方面:CATIA 、 HyperWorks 、 Abaqus、 nCode 、 MATLAB、